【引言:】
他是一位不会说话的红军战士,跟着部队走完了长征路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,伟人亲自授予他公安警卫师少尉军衔。当年在红军队伍里,首长特别交代要好好照顾这位聋哑战士。他到底有什么来头,立下了怎样的功劳呢?
【一根筋的聋哑红军】
“你们炊事班的班长在哪儿?快叫他过来!”朱老总气冲冲地走进炊事班,让战士们赶紧把班长叫来。炊事班班长正在忙着给战士们准备饭菜,一听说首长找他,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跑了过去。没想到,朱老总一见到他,就毫不客气地训斥道:“你胆子不小啊!是你让战士们光着脚去挑水的吗?”
班长老刘被这突如其来的批评搞得有点懵,他转头看了看朱老总身边的人才明白是怎么回事,赶紧解释道:"首长,这同志是个死心眼,我早就跟他说过鞋子破了可以找部队领新的,可他偏不听,就是认准了自己的理儿!"原来,炊事班班长说的是个聋哑红军战士,他怎么就碰上朱老总了呢?
那天他去打水,刚提了一桶水,草鞋就破了。他索性脱了鞋,光着脚继续干活。正好被朱老总撞见,还以为有人在欺负他。
炊事班的班长向朱老总承诺,一定会给他换一双新草鞋。站在朱老总旁边的聋哑红军战士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,朱老总让班长再讲讲这位战士的来历。班长笑着说:"他是咱们队伍过大渡河时加入的,刚开始大伙儿还怀疑他是敌人派来的探子呢。"
【加入红军的聋哑人】
1935年,我们的部队被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包围,不得不开始长征。在顺利渡过金沙江后,我们面临了另一个大麻烦——大渡河。蒋介石得知我们要强行过河,立即下令川军在大渡河附近设下埋伏。
孙继先接到上级紧急指令,要他带着一支精干队伍在三天内赶到泸定桥。他立即从营里挑选了17名体格健壮、经验丰富的老兵作为先锋。这次行动异常危险,随时可能牺牲,但战士们接到命令的那一刻,就已经做好了随时献出生命的准备。
战士们赶到安顺场镇时遇到了麻烦,因为他们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。如果乱走乱撞,肯定会浪费时间。有个战士建议找个本地人当向导,可没想到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。
一见到红军,村民们全都躲得远远的,战士们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。这可让红军战士急得直挠头。"营长,营长,这人在村子边上东张西望的,问啥都不吭声。"巡逻的战士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,立刻把他带到了孙继先面前。
红军路过时,只有这个人没有躲开,反而主动迎了上来。孙继先立刻警惕起来,怀疑他可能是国民党派来的假村民。他上前询问,可对方却用手比划着,似乎听不懂他在说什么。这时孙继先才意识到,原来眼前的人是个聋哑人。
这位聋哑村民比划着手势,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,可战士们不懂手语,他也不识字,两边完全没法沟通。孙继先本想让人送他回家,但他死活不肯走,最后孙继先只好让他留在了队伍里。
眼下任务紧急,孙继先安排了一名战士看管聋哑人,自己则继续寻找向导。然而费了好大功夫,却始终没人愿意帮忙指路。正当红军一筹莫展之际,这位聋哑人主动站了出来,对着战士们比划着手势。
“营长,他是不是说能带我们出去?”一名战士说出自己的猜测。孙继先虽然心里还有疑虑,但眼下也只能试试看了。战士们跟着这个聋哑人往前走,一路上,他主动帮大家背东西、做饭。孙继先时不时试探他,最终确认他确实是个聋哑人。
经过两天的行军,部队逐渐逼近大渡河,目的地就在眼前。这时,孙继先示意那位同行的男子可以离开了。可那人不仅没有走,反而一把接过孙继先背上的行李,用行动表明自己决心要跟着红军一起走。
孙继先怎么劝都没用,那人就是不肯走。后来孙继先把情况汇报给上级,领导也同意让他留下。战士们用手势告诉他可以留下了,男人好像看懂了战士们的意思,乐得嘴都合不拢。
这位聋哑男子不会说话也不识字,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,就叫他“哑巴”。他被安排到炊事班工作,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都抢着干,大家觉得过意不去。起初,战士们觉得他一个聋哑人在外面生活不容易,都想多照顾他,但他很要强,坚持不需要别人的同情。
长征途中,士兵们的行李都扛在肩上,那个聋哑汉子背着几十斤重的锅碗瓢盆,却始终面带微笑,看不出丝毫倦意。每回战士们瞧见他,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,这份乐观也感染了大家,让整个队伍都充满了活力。
长征胜利后,他始终留在红军队伍里。尽管这位聋哑人无法言语,但他曾为红军立下过汗马功劳。
解放战争期间,胡宗南的部队围困了红军在延安的基地。尽管组织事先得到情报并着手转移部队,但行动还是慢了一拍。被围困的红军与外界失去了联系,如果长时间无法突围,他们的处境将十分危急。
商量之后,他们打算假扮村民把消息传递出去。那个男人也察觉到情况不妙,主动跑去找首长,问自己能做点什么。战士们用手势把事情解释给聋哑男人听,他似乎明白了,表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。首长让战士比划着告诉他,这活儿特别危险,搞不好会送命。男人只是乐呵呵地笑着,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懂了没有。
一名伪装成乞丐的聋哑男子成功传递了重要情报,帮助被困的红军脱险。此后,他就一直留在队伍里,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。
1955年授衔前,一位无名的"哑巴红军"引起了主席的。了解他的事迹后,主席决定授予他少尉军衔。虽然这位红军没有直接参战,但考虑到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,经过组织讨论,最终确定授予他这一军衔。
军衔高低不能衡量英雄的贡献,"哑巴红军"始终如一地为党和革命事业奋斗,我们应当学习这位老红军自强不息的精神。